地点
诗文库 序
天山(附香妃外传)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一
天山南路诸城,分白山黑山两族,其先皆奉佛教。当隋唐之际,天方国王谟罕蓦德者,生而神灵,造经立回教,尽臣服西域诸国。传二十六世孙曰玛墨特,当明之末年,自黑德国踰葱岭东迁喀什噶尔,是为回酋之始。圣祖时,回部自乱相攻,其孙阿布都实自拔来归,圣祖优恤之,遣人护送归叶尔羌。阿布都实之子玛罕木特,欲自立一部,为噶尔丹策霖所幽,复羁其二子,兄曰波罗尼多,弟曰霍集占,是即大小和卓木也。乾隆二十年,平伊犁高宗念其祖诚款,释两和卓木兄弟归,使治回民事务。霍集占阴鸷,二十一年,准部阿睦尔撒纳之变,阴举兵助逆,及再平伊犁,遁去。二十三年霍集占以背德疑惧,自恃窎远,汉兵莫及,胁其兄据回部叛,回民怀其祖德,诸城风靡,惟拜城库车阿克苏三城内向,走依将军兆惠伊犁八月兆惠南征,至叶尔羌城,困于黑水营三月,即古龙堆也。粮水俱绝,掘窖得粟,掘地得泉,伐木得铅丸数万,天助也。副将军富德闻围急,即以帝所发索伦察哈尔之兵二千以赴,方夜大雪,急击,大破之,围解。明年兆惠乌什喀什噶尔富德和阗叶尔羌,两军各万五千,和卓木兄弟溃败,遁葱岭西,将袭据巴达克山部,我军追蹙于葱岭之巅,巴酋拒之于阿尔浑楚岭,殪其兄弟,函霍集占首,驰献富德辕门。于是准噶尔喀什噶尔乌什和阗叶尔羌库车拜城阿克苏诸城皆下,回部尽入版图,建新疆,设伊犁、嗒尔巴哈台、乌鲁木齐喀什噶尔四镇,置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治之,而建牙于喀什噶尔。复于伊犁惠远惠宁二城,置将军参赞大臣各一,领队大臣,统率满洲蒙古、绿营、索伦、喜伯厄鲁特、回部诸营,惟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别为管辖焉。新疆既定,诏加封兆惠宗室一等公富德一等侯,锡赍将士、回酋有差。二十五年二月,王师凯旋,帝亲郊劳于良乡,筑坛设纛,上亲拜天,将军以下皆甲胃,王公大臣随行,上御黄幄,将军等行抱膝跪见礼。于是葱岭以西之布鲁特、乌罕、博罗尔、敖罕、安集延、巴达克山诸国,皆遣使来朝贡纳款,立碑太学,战处皆勒铭。一著戎衣,边患永熄,功超往古,利垂万世焉。回王波罗尼多妃某氏,有殊色,不假薰沐,身有异香,其民称之曰香妃,盖自于其国也。二十八年,巴达克山酋长始得王首,并致献,阴多赍利刃以行,有司饬沿途地方官护卫,置顿供起居,于是祈连秋雪,大苑惊沙,间关万里,颜色弗损。翠辇入玉门,百姓夹道以观,甲卫森严,锦绣杂遝,绵亘数里,香车所过,芳泽流衍。半载达京师,帝献俘太庙而后受之,赐居西苑,恩礼优渥,珠玉金帛赍无算,不谢亦不御。帝欲纳之,不可,乃册为祥,北人祥香同音,弗能知也。幸其宫,衷刃自卫,弗得近。天语温和,百问不一答,伺隙数犯帝,惊左右,度事无济,则自戕。夺其刃更出他刃弗穷,内官惶恐,日夜逻守弗敢懈。皇太后闻而忧之,戒上毋往西内,且曰:「彼既不屈,何不杀而成其志?」帝虽知不可屈,实未能忘情,哀其遇,嘉其志,弗罪焉,又不忍其死,优容弗强,听之而已,如是数年。禀绝代之容华,抱冰雪之贞操,远念家国,自伤数奇,求死不得,生复不可。居京久,思西域故乡,灵芸则远怀父母,花蕊则私祭张仙,于是琼岛春花之朝,瀛台秋月之夜,抚时感心,莫可告语,辄宛转长啼,哀动鱼鸟。帝闻而伤之,命建回子营,寺宇街市,悉状回部都邑,以赐从入关之回人驻扎。别编一旗,设佐领,给世饷,如八旗例,是曰回旗,复致父母聚居焉,而筑望乡楼于苑南,以解其忧。于楼中临望,见之泣不可抑,殊郁郁。三十一年冬至,帝有事圜邱,宿斋宫,太后密召,温语问所愿,且慰令侍帝,不拜,从容自陈:「亡国妇人,心死久矣。愿殉故主,不愿富贵也。」因求死。太后潸然动容,抚之曰:「儿可敬哉!然则今赐尔死可乎?」乃喜,跪拜,谢太后恩,遂就尺帛于慈宁宫之西厢,后妃左右,无不流涕。中使白帝,回宫救之。帝至慈宁门,门闭,逡巡弗敢通,门启而已绝,嗟悼不豫者累月,哀烈,命以回礼归丧西城,遂其志也。香妃墓今在喀什噶尔汉城西北,回城东门外十里,阿发胡墓之下,俗称香娘娘坟。地距省城十四站,其丧舆在礼拜寺中,至今犹存。木兰行宫,旧悬帝饬画像,近年印布人间,冠苏幕遮,被琐甲,带刀槊,婀娜刚健,气凛凛然。所居西苑,今为总统府,瀛台西北,有便殿曰圆镜,为浴池,苑南画楼曰宝月,即望乡楼更名,今为新华门矣。皆存。逊国后二年甲寅,回旗上书内务部,自陈先世皆祥部曲,从入关,居京数世矣,今存男丁五百二十人,妇女若干口,愿予遣散,自备资斧,归耕西疆故土。时同邑言公敦源总部务,言于袁世凯,许之,自是旧部子孙,无复有居京师者矣。事世多记载,语率齐东,谓帝于兆惠出师时,面授意令生致。考兆惠出师,受命平伊犁,非平回部也,及回部叛,乃自伊犁移师南征,何面授之谓?且兆惠班师在二十五年,入关在二十八年,先归三年矣。魏源圣武记》亦详载二十五年惟霍集占函首,其尼罗多尸被盗去,及二十八年巴达克山酋始获其尸,并其妻子以献,是献者为巴达克山酋,而非兆惠,且事在三年后,班班可考,何生致之谓?又谓帝宿所,左右闻幄中笑声,至有帝告大臣「朕已幸之」之语,君臣渊默,何作斯言?穷措大但闻瓜棚淫谑,焉睹盛世帝王临朝之威严哉?所贵乎记载者,彰善阐幽,有以劝百世也。鼎革后,东南儇薄士喜刺探闺壸宫闱秽琐,以博微利,语贞则索然寡款,诲淫则重足而听,甚且不考记传,臆说附会,一若非此不足以称艳闻,故虽草菅名节,使贞魄含冤,亦所弗恤。其于典章文献,不知而不以为耻,独事有涉于床笫者,则穷搜乐道,不惮万言。廉耻道丧,互相炫鬻,其择术之龌龊,用心之鄙秽,不齿士类久矣。今士大夫家,污人名节者,何可胜数?即屈,亦何关治体,而必欲以污一贞媛者以诽谤先朝?试问既受污矣,何解乎太后赐死之全节?既志在行刺,何有笑声?苟相安矣,何复求死?夫高宗既不能忘情于,而能优容至数年而弗强,太后之能成仁而绝帝祸,则富贵不能夺,恩礼弗能移,生乎蛮夷之邦,而明乎礼义之辨,以清白之躯,从容就义,皆盛德事也。江东杨圻,居京师四十年,见闻于士大夫者久,诚恐后世传闻失实,笔札之暇,作《香妃外传》赞其画像,复歌以天山之曲。尝于清秋游西苑,故宫无恙,烟水自凄,今诵此诗,益复黯然也。岁在癸亥十月,识于洛阳幕府
玉门风雪拂云鬟,一曲刀环破虏还。
上将功勋开朔漠,美人幽怨念家山。
盛朝甲子贞元颂,八表澄清车书统。
圣明天子太平年,瀚海乌梁修朝贡。
独有天方向化迟,东来声教渡车师
白环诣阙留王母,文马来庭款月支。
胡儿背德据西域,复拔汉旌寇边邑。
当时妃子不知愁,一笑倾城再倾国。
天马高歌翠辇陪,阆风本自接瑶台。
却从青海呼鹰去,还向河源射虎来。
于阗玉煖春烟腻,安息天香容光异。
可汗衣佩惹芳菲,灵芸竟体吹兰气。
可汗雄武复温存,举国春风笑语闻。
雪里开关连骑出,玉人相并看昆崙。
温柔终老宜行乐,扫穴犁庭孽自作。
不闻鼓角动伊凉,岂有功名惊卫霍。
武皇西顾眷诸羌,数纪承平斥堠荒。
骤报姑师遮汉使,更传胡马渡前王。
河西陇右匈奴臂,屠耆负固两兄弟。
反侧难安叶护心,羁縻未就班超议。
橐驼东下满胡沙,三十六城皆虏骑。
燉煌烽火达甘泉,渠黎早备窥边计。
明年骠骑取乌孙,西出河湟略边地。
王师八月下连营,乌垒屯田旧制兵。
天子诏增都尉戍,将军请筑受降城
黑水营边鼓声寂,贰师失道陷深敌。
雪没人烟古战场,风摇刁斗大戈壁。
绝域三更拜井泉,孤军百日悬沙碛。
夜静天秋塞雁高,围城月白吹羌笛。
为觅封侯不肯归,五千貂锦齐呜咽。
积雪千山与万山,驱兵再度玉门关
交河总管筹边策,不斩楼兰誓不还。
朔方健儿渡碛里,铁甲无声风沙起。
黄昏万马饮金河,亭障悠悠九千里。
蛾眉颦蹙侍毡裘,夜报天戈下火州
国破休教妻子累,大王西去莫淹留。
阏氏雨泣单于舞,踯躅提刀不忍去。
帐中红粉抵死催,马上枭雄频回顾。
旌旗西指拂天狼,垓下声困项王
明日辕门传献馘,将军拜表破高昌
班师郊劳迎笳鼓,诏建安西都护府
酒泉从此靖胡尘,不是穷兵非好武。
开疆拓土贺元戎,三箭天山早挂弓。
岂似轮台哀痛诏天王罪己将无功。
当年助顺辟蒿莱,别有降王壁垒开。
一骑香尘烽火熄,明驼轻载美人来。
沙场风压貂裘重,阵云满地衣香冻。
祁连山月远相随,恸哭爷娘走相送。
琵琶悽绝一声声,大雪纷纷上马行。
一拍哀笳双泪落,可怜胡语不分明。
王头饮器献天子,妾心古井从今始。
何难一死报君恩,欲报君恩不能死。
忽到阳关古戍楼,明眸皓齿一回头。
失声长恸无家别,关下行人尽泪流。
牛羊万里望乡井,龙沙日远长安
呼天不语山茫茫,天已尽头山未尽。
零乱惊魂起暮笳,关山落日暗平沙。
凭栏掩面登车去,从此明妃不见家。
香轮缓缓朝天去,千乘万骑昏尘雾。
肃州东下又甘州,从头重数幽州路。
入关拂面起东风,百草千花泪眼中。
想像翠华三万里,至今父老忆惊鸿。
边城过尽中原好,风物伤心黯烟草。
陇上春寒梳洗迟,骊山月落更衣早。
桃花杨柳短长亭,乳燕流莺京洛道
紫陌鸡鸣见汉宫,蓟门烟树云中晓。
蓟门烟树是皇州,阊阖天开拥冕旒。
北极河山随彩仗,长杨车骑满瀛洲。
玉阶扶定珠帘捲,天颜有喜催归苑。
愁容瘦损况欢容,昭阳第一春光满。
千门万户建章宫,翠辇风飘闻凤琯。
三海恩波无限深,上林花鸟从今暖。
瀛台小宴月笼沙,诏遣羊车拥丽华
夜叩金铺楼殿寂,独眠人睡闭梨花
青娥阿监争嗟恻,如此繁华无欢色。
君王含笑侍人愁,露似珍珠花似泣。
野孛频侵帝座分,史官夜奏星占急。
沉香甲煎到天明,唾壶红泪终宵湿。
洛女空令赋感甄,楚王有意怜绳息。
官家为罢未央游,转惜倾城怒蔡侯。
花自无言春自暖,亲裁手诏劝忘忧。
清真赐洗华清浴,御沟水腻凝脂馥。
拥入东风海上楼,宫莺啼遍三山绿。
楼高不见故乡天,马邑龙城路万千。
上国风华浓似锦,故宫归梦杳如年。
朝朝暮暮愁城闭,自拨箜篌诉哀厉。
风和日丽断肠天,月明花暗消魂地。
空房深坐屏侍从,慢撚轻弹凄调纵。
忽变流沙塞上声,游鱼栖鸟俱悽恸。
部曲夷歌久不闻,家山入破哀谁共。
此时一怒碎箜篌,剪断鲲弦不复弄。
可堪愁苦忆欢娱,往事悠悠来入梦。
夜梦天山猎雪回,龙堆火照夜光杯。
大王欲看波斯舞,笑酌蒲萄拥膝催。
三年日月但悽咽,太后哀怜召相见。
中使催朝长信宫,六飞已上祈年殿。
温语偏承任姒欢,淡妆不避尹邢面。
我见犹怜况至尊,雪肤花貌心冰霰。
罗敷结发有狂夫,国破家亡白骨枯。
臣罪当诛妾薄命,覆巢完卵古来无。
肝肠慷慨词决绝,再拜从容完大节。
含泪陈情含笑辞,六宫相顾俱悽咽。
金阙西厢深闭门,慈云祸水两无痕。
全生不感君王意,就死犹衔圣母恩。
诏赐辒辌从蕃俗,返骨故乡应瞑目。
玉匣珠襦黄竹歌,哀琴细鼓苍梧曲。
旧臣遗老半生存,白马素车争迎哭。
河山无改故宫平,夜夜啼鹃觅金粟
剪纸招魂度玉关,步虚环佩五更寒。
断无幽恨留青冢,月黑风高行路难。
汉城西北回城畔,后人省识湘灵怨。
终古冰山锁墓门,眉痕犹似青峰乱。
吴宫花草葬西施,故主相逢地下知。
雨湿冬青携麦饭,年年伏腊拜荒祠。
返生无计采灵药,官家惋惜复嗟愕。
当时诔笔命词臣,不赋哀蝉歌黄鹄
南内霜寒掩洞房,宫人垂泪扫空床。
五更长乐疏钟尽,鹦鹉犹疑理晓妆。
九重不豫多休暇,春色幽幽閒台榭。
羊车重过殿西头,细雨无人落花下。
碧云无际想衣裳,绣幄经年闻兰麝。
塞上烟消寒食天,宫中火清明夜
边臣褒鄂尽酬庸,紫阁图形诏画工。
一例承恩留玉貌,宝刀银甲气如虹
英姿飒爽惊绝代,物换星移今犹在。
明珰翠羽照人间,细骨轻躯来绝塞。
故教奇节付丹青,未必英雄非粉黛。
圣德珠还古未闻,佳人玉碎今难再。
乾隆往事似开元,西苑重游问内官
水殿云房都不是,玉人何处倚栏杆。
五步一楼十步阁,太液秋哀凉风作。
雨鬓烟鬟不可寻,白蘋无际红莲落。
犹见金茎承露盘汉时宫阙晋衣冠。
马龙车水千门晚,凝碧池头一例看。
省中吏散蓬壶靓,金屋啼痕觅香径。
夕殿微凉锁洞天,沉沉云海烟花暝。
此时月浸翠云裘,省识先皇照夜游。
宝月楼南圆镜北,扁舟指点水天秋。
天章惊拜星云丽,此地垂裳想遭际。
圣代千秋文藻情,孤臣此日攀髯意。
仙侣移舟旧迹空,繁华事散大明宫
少陵野老王摩诘,一代诗人涕泪中。
兴亡到眼清哀动,石鲸无恙铜仙重。
圣武他年纪裕陵,冰心万古埋香冢。
苜蓿离宫信有之,羌笳哀乱怨龟兹
至今弱水悠悠恨,长向西流无尽时。
按:【集评】以文作诗,以诗作史。气体如长江大河,音节如鹃啼猿啸,明丽则秋水为神,情韵则行云无迹。一气贯注,达二千馀言,有诗以来,千馀年无此钜制矣。讽诵一过,如见古锦百端,明珠十斛,令人动色。以龙门之史笔,太白之仙才,少陵之学力,温李之藻艳,合为一冶,自成大家。复取摩诘画中之神,以写湘灵弦外之怨,当使白傅梅村一齐拜倒,绝代江山,夫岂过誉?(南海称君词上下千古,横绝四海,题其《江山万里楼诗集》曰「绝代江山」。)夫长恨有歌,太真不朽,剑器无咏,公孙谁知?从古英雄豪杰名士美人,其事业文采,虽照耀一时,必待乎有可歌可泣之歌咏,流传而始远,有由然矣。妃事湮没已久,近复传闻异词,先生亟为播之歌诗,阐扬贞烈,使幽壤生光,抗节励俗,岂如陈鸿香山,但传艳事,无补大雅已哉?从此艳魄诗才,并传千古,妃而有知,能不于九原下拜才人之赐哉?外传考證详覈,而先朝武功之盛,帝德之隆,令人神往。其为纯庙录实,为香妃辩诬,斤斤于风化名节之重,则于世道人心,尤见先生之孤诣矣,文章报国,此之谓欤?子明吴焘跋。
古人谓文章掷地作金石声,此诗写边陲,则有胡笳塞马声;写宫中,则莺啼燕语声;写战伐,则千军万马声;写秾艳,则珠翠瑟瑟声;写荒寒,则孤雁乱猿声。写哀怨,则其声肠断;写凭吊,则其声消魂;写贞烈,则其声下泪。忽而大声铿鍧,忽而馀韵苍凉,忽而短音促节,一唱三叹,馀音动尘。一种荒远绵邈之致,缠绵悱恻之情,令人低徊欲绝,不忍卒读,皆声为之也。此声不在行间,全传弦外,审音选字,一片宫商,尽声律之能事矣。诗以言志,言为心声,甚矣!声之能动人也,所谓可被之管弦者非耶?自有此篇,于是西域佳人,遂以不朽,岂非受诗史之赐哉?宇宙间恨事正多,安得尽经先生之歌咏,而使之流传哉?于此妖氛浊雾之中,乃见此锦绣才子,从来一代兴亡,必成就一人文字,天生云史,岂无故欤?野山敬识。
唐时回铜器乾隆己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十九
山庄旧藏古铜器一似豆而短足初以为三代青绿耳迫视之形不饕餮铭不乙丁金银错其文则似回字令吐鲁番哈密回子等识之惟识噶爱两字其馀皆不辨盖彼经文亦有今古之异人不能尽晓也尝考回鹘唐时始通中国史称其先丐奴丐奴与今之蒙古相类则回回并非蒙古且殊教也元史始有回回国之名或称其为大食国大食西域此稍近之明邱浚以为陈隋间始入中国在在有之在在有之者亦云其繁滋汉土者耳其的𣲖固不离西域也今平定叶尔奇木哈什哈尔此实开辟以来不异之回地回人若布鲁特若哈萨克皆其蔓延繁滋或杂蒙古种者有之若唐史回鹘传所称善骑射喜盗钞者实近厄鲁特之习而非回人所能徒以回鹘音近回回因属之缠头之类耳䆒之耳食舌传鱼鲁千里将以馀暇博考此姑俟之所喜者适获此器于平定回城之时歼厥渠魁系以白练兆在斯乎兆在斯乎故从而为之辞
不是辛尊与启匜,考时应入李唐时
缠头回鹘人斯用,喂肉葡萄宫所遗。
(读作平声)爱旁行粗可识,冰斯古籀岂咸知。
迁其重器兹先兆,伫待俘来罢远师。
驻防叶尔奇木大臣阿里衮等奏报诸回城于三月下旬得雨诗以志慰乾隆庚辰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
诸回城既隶版图人忻复业驻防大臣循行劝垦插莳方兴而三月二十一二十二日两画夜甘霖大沛叶尔奇木哈什哈尔和阗洋阿杂尔同时沾渥回人抃舞款告诧为希有阿里衮等以闻回湟古称艰泽之乡比岁复苦逆酋蹂躏兹获天仁降鉴槁壤顿苏视前此师行瀚碛嘉㴻应时均深感因钦鸿贶载纪长言
葱岭火州致艰雨,一犁天泽霈今
灌田不藉穿渠力,利穑都欣缠首人。
校尉方将设戊已,神农未始祷庚辛。
遥遥万里祈年望,敢诩休徵益敬寅。
咏回铜㗶噜篘器叠去岁避暑山庄咏唐时回铜器韵乾隆庚辰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
㗶噜篘之制正圆而丰下上横鋬可左右纽高五寸有十分寸之五口围尺有八寸腹围二尺四寸有十分寸之八中实六升许铜范而金银错其文皆旁行回字不可辨识西师凯还将军等与所俘武器并献命阿浑(通经典者)其名曰哈尔披野特者详译之具云元时回部有汗曰眉哩特木尔世居伊楞(地名在今希哈尔之西)尝得沙赖子(城名在伊楞左近)良匠喀吗尔所造用贮浆齐镂文悉祝嘏之辞叶尔奇木哈什哈尔世不乏一二见者其缘起载陀犁克(史名)云云夫天堂墨克之区辽邈荒忽历代史牒所志支离牵合罔所折衷今天祖垂庥师武臣克襄成绩昄章其地氓隶其人乃至昔日旧物留遗皆得入中国而详其原委亮非获休屠金人与蒲捎苜蓿辄龂龂动色哆词之为也爰以长言系之俾传示来许不敢矜方物之远益无忘绥辑之艰云尔重器真迁㗶噜匜(旧作有迁其重器兹先□之语)平回并馘献来时曾供菽水数升受亦阅春秋四百遗(其史所纪造此器时当在中国大元时岁月不可细考约计距今已四百馀年矣)喀吗匠镂眉哩用陀犁史载阿浑知讵珍三品精锓错保定方筹抚众师惜阵亡提督豆斌诗去岁正月初九日副将军富德阿克苏率诸师兼程进援将军兆惠军遇贼要战于呼尔璊时豆斌领绿旗兵列鎗炮对敌不期中贼铳捐躯诗以惜之
老将行间名久标雍正年间西陲用兵豆斌即以裨将特著功伐后屡膺节镇勇略夙优),援师深入从(去声)票姚
铺敦纵已占三捷,矍铄不期丧一朝。
杜牧悲曾讥点笔,孟明壮讵肯回桡。
最怜来歙临终际,强起犹虞众志摇豆斌中创时犹力疾拊循诸将士奋勇杀贼)
四君咏 其一 壬辰 晚清 · 李慈铭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壬集
四君者,故兵部尚书山东巡抚大兴张勤果公曜,故东阁大学士朝邑阎文介公敬铭,故鸿胪寺归善邓君承修,故工部尚书寿阳祁文恪公世长也。余与邓君雅故同官于朝,朝夕相聚盖十馀年。勤果则自西域入朝始相见,甫半载别去,而书问殷殷,踰于故交。文介来长户部,仅以公事相见曹署,三年中不过四五也,然折节于余,肯受余之尽言,有故交执友所难者。文恪久官京师,抚尘旷绝,三十馀年中尝两遇于广坐及同官台中,甫数月,亦惟公事旅见二三次而相期甚,至以古人见待。四君皆一时伟人,其所建树或已显于世,或不能自见而守正嫉邪,孜孜为国。鸿胪年少于余十馀岁,事余在师友间,忼慨奋迅,风采照天下,卒以此为要人所忌,锄铻左官,乞归养亲,又为大吏所齮龁,郁郁以死,尤为可悲。中丞以儒家子纳从军,二十馀已立功河朔,及从左文襄出师关外万馀里,扫穴犁庭,疏勒乌孙复归版籍,奇绩轩天地。至填抚齐鲁,治河犹有劳。然其殁也,以东三省边界多事,欲整率旧部,效命黑水白山间。尝诒书于余,恳恳以身将老,诸帅多死,思尽力为国捍边。余未及报而讣至,所谓没而犹视者。相国以治赋称,尝司胡文忠曾文正军饷,人比之刘晏,清操绝俗。其入掌邦计,仿国计簿,综括天下财赋,句稽出入,世颇以聚敛目之,然为国家计久远,竭尽心力。追劾户部三贪吏,逮捕浙人大猾胡某,尤快人心。黜去曹郎不职者十馀人,不顾嫌怨。及入政府,卒以刚劲为纤人所扼,沮䯂万端,主眷遂衰,忧危去国,身后赠典,犹从减削。司空承其家法,廉静自持,晚际时艰,勤勤忧国,虽不自表异,而遇事守正比长冬官时,同事者巧宦取容,曹司承风谐媚,竞利习为,固然深痛疾之而不能胜,居常邑邑,至殁之日,家无馀资。呜呼!四君皆跻通显,而其既也,皆不得志于世。中丞遭际为最亨,然殁后负累钜万,闻其病甚时,至斥距医药,求速死,是皆可悲也。余穷于世,交游几绝,而如中丞鸿胪之倾心投分,相国之折节,司空之引重,有踰于寻常万万者。自昔年岁在辛卯七月中丞薨于历城,年甫六十。今年岁在壬辰二月相国薨于虞乡,年七十六。闰六月鸿胪卒于家。八月司空薨于位,年六十八。感哲人之继逝,伤吾生之仅存。夫伤邓叹张,交期恒有,若文介文恪,未尝有杯酒之欢,从容之雅,然而袁宏之赋士行,岂为胡奴?孙绰之泣真长,何干季野?盖燥湿之应,不以高下殊;胶漆之投,不以久暂判。铜山崩而洛钟应,桑叶落而长年悲,岂特郢斤辍操,牙弦绝响?盖弥有林焚鸟槁、川竭鱼枯之痛焉。逝者不作,后世难诬。徐孺奠鸡,或生刍之未具;林宗恸野,知大厦之难支。拟紫阳之续《骚》,我有兼痛;较昌黎之哀董,彼止私情。小雅能诽,长歌当哭,各为一诗以吊之。后之览者,可以悲焉。
尚书奋孤童,束发事戎纛。
一战摧黄巾,气已无河朔
积伐开汴藩,方伯少年独(用《晋书·荀羡传》语。)
谁何弹章来,吹毛恣趢趗。
文宗惜将材,特诏付军幄。
横行虽回改,专征实董督。
拜命益感厉,杀贼日驰逐。
遂成嵩武军,千里扫氛浊。
中原既涤荡,长驱出秦蜀。
河湟聚花门,妖彗亘地轴。
金城照组练,玉门塞戈镞。
孤军转战前,所至无悍族。
天山冰峨峨,雪夜万骑蹴。
坚垒悉蹋平,西域国卅六。
直抵伊列河,犁庭狝禽鹿。
偏师疏勒中屯镇温宿(公驻阿克苏最久。)
丁零亦请吏,回纥胥受束。
渐次兴耕桑,遗黎知诵读。
稍暇歌投壶,礼士若不足。
我友施士丏,豪气雠视俗。
谪宦依幕府,军咨力推毂。
论功归饮至,入觐天颜穆。
诏浚长安渠,万指瘁畚梮。
帝命还左班,宠以八坐禄。
旌节抚青齐,凫藻满川陆。
阳侯忽遘灾,淮济并穷渎。
一身填横流,长堤斩山谷。
瓠子幸告成,衮衣去何速。
公家本始宁,我生共乡曲。
远道无一面,闻声致遐瞩。
京华喜相见,深谈屡跋烛。
倾吐悉肝鬲,倚仗胜骨肉。
昔冬诒我书,忧国泪可掬。
海宇多伏莽,宿将半墓木。
根本东三省,强虏正眈目。
欲及身未老,尽瘁捍边牧。
我书未及报,公讣已来告。
赍志视青冥,百身竟莫赎。
岂止海岱间,濒河万家哭(右张勤果公。)
乌什战图补咏六首 其一 闻变乙酉二月乌什小伯克赖黑木图拉等聚众五百馀乘夜纵火焚掠戕杀官军驻守之副都统素诚自杀贼遂据城为变时驻阿克苏副都统塔海闻之急邮奏报览其词过于张皇知其庸懦不足集事且回众久怀德威使非激之致乱不应自弃化外庸可不察其由以示惩创因降旨驻伊犁将军明瑞细查致变之由以闻)乾隆戊子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九
庚辰西师凯旋之后伊犁则筑城垦野回部则减赋薄徵视地之大小险夷各驻以大臣戍以兵卒晏然无事矣越五年乙酉而有乌什之变乌什者介于阿克苏喀什噶尔之间为回部适中之地依山为城有险可恃田肥饶水充足又有牧场可滋长马牛羊故变乱之后逆贼守至六越月始食尽力穷缚其酋以献于是诛戮其精壮迁徙其妇稚凡乌什之城及其所附村落皆为官有驻以大臣戍以兵卒如前制而更申明纪律焉夫乌什固据形胜得扼吭捩臂之势而宜厚驻我兵以镇压众回部之地也初以王师𠞰逆抚顺不可无故夺之今值彼变乱自取屠灭因以为回部适中官军都会之地是又开惑论所谓愈变而愈康者非天垂贶岂能若是哉而予渺躬之龙绥励兢业又当何如哉其致变之由及我官军之奋勇克复条为六事各系以咏如左
南巡三月返春舟,六百飞传计里邮(卞塔海初奏乌什事由六百里驰达时方自杭州回跸即于行舟批答并筹度调兵诸机宜)
展视乃知乌什变,报来始自阿苏投(回语阿克苏急呼则为阿苏乌什卡伦官全福等闻城中变急投阿克苏报知卞塔海即据以入告)
轻徭本是常施惠,倡乱何当彼取尤。
师驻伊犁定赴援,重臣宣命察因由(回众蠢动固罪无可逭若召衅有由亦不可不申国法以儆其馀因密谕明瑞于赴援时访实速奏)
题《西陲获骏图》 清 · 刘大观
 出处:玉磬山房诗集卷十三
道光六年丙戌(1826年),逆回张格尔畔,喀什尔及迤南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四城俱陷。容澜止阁学照奉命,率吉林等处劲旅,至阿克苏,佐扬威将军、相国长(龄)公。而与参赞、陕甘总督杨公(遇)、山东巡抚武公,统率兜鍪,分剿逆类。当丁亥(1827年)三月,贼焰方炽,与官军凭(浑)河而战。相国杨参赞一路进兵,武参赞阁学又分一路截剿。阁学遥望贼中有著红衣、乘白马者,知为首逆,命吉林骁将,取之麾下,士呼跃竞前。骁将举矛刺红衣者堕马下,群贼胆落,鸟奔狼骇,坚阵遽摧。阁学家奴乌尔衮能相马,策飞骑,贼中取马,归献其主讯,生擒余匪。据供:红衣者,张格尔爱将色尔巴尔第;所乘白马,张格尔爱骑,名白布格尔。自是,张格尔远遁,四城克复阁学率撤回劲旅,旋京师,道出怀庆阁学在都尝见观《玉磬山房诗集》,辱推许,辄访予陋巷,谈军营事,气谊款洽若夙旧,并欲绘一《西陲获骏图》,属观题诗。阁学阿文成公曾孙、直隶制府那公(彦成),嗣君文成,相业武功,炳耀国史。制府嘉庆十八年(1813年),平滑县逆贼牛亮臣,功亦赫赫。阁学年未四十,而复能以武功绩承门望,又一伟人矣!当阁学旋师,张格尔犹遁无踪迹,故诗尾云云。作图者,钱塘诗人钱杜也。
骥不称力称其德,以渠知识通人性。
双眸炯炯秋水寒,岂与狂奴托性命?
时维道光之六年,鹘纥遗种来控弦。
蚁进蛇趋浩无数,郊圻寸土皆腥膻。
相公腰佩将军印,甲胄森严励锋刃。
内阁学士文成孙,又提一旅列营阵。
贼叱逆党挥长戈,烟尘十丈走妖魔。
就中一贼独英锐,党羽咸推曳落河。
阁学指挥一健者,刺贼须臾堕马下。
官军气矗边日寒,贼人胆落鼓声哑。
神骏轩昂首不回,屹如玉立明皑皑。
青衣中有昆仑手,于乱军中攫以来。
马以冰霜作毛色,虎胸麟腹尤超特。
岂久羁縻膻秽中,依违偃蹇辱于贼。
龙媒万里赴皇都,铁骨兰筋一展舒。
萧萧声彻蓬扉外,阁学征诗造我庐。
嗟我摧颓成皓首,终年闭门还闭口。
诗得好题聊一吟,耸肩摇膝忘衰朽。
吁嗟乎,天生神骏如游龙,下视驽骀羞与同。
鞍负今时郭令公,腥膻部落一洗空,捷音驰奏明光宫。
乌什和阗伐钜石,龟趺螭首铭丰功,气概何巃嵷!
圣武乐歌三十章(谨序) 其一 己卯 清 · 钱载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一
乾隆二十四年冬,西师平定回部凯旋,皇上告功郊庙,称庆慈宁,礼周恩普,欢洽寰宇,廷臣咸力诵圣德。臣载敬读御制《告成太学碑》,据事实书,归于天恩祖泽,谦德尊光,垂法无极。复敬读御制《勒铭叶尔奇木》《勒铭伊西洱库尔淖儿》二碑,暨夫开惑一论,大哉至矣,本末贯彻,天下万世,仰见圣心。臣惟伊犁底定,回部之役,皆臣古未臣,服古未服,臣叨职史官,殚竭弱毫,上纪德功,作为乐歌。不敢徵引古事,盖史册所有,鲜可絜量,谨次用上下平声三十部韵,拜手稽首以献。
西极捷书同,初阳律应宫。
人今定于一,皇本执其中。
祗以勤文德,因之廓武功。
自分天地后,泰运有乾隆。
双义诗乾隆己卯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十九
副将军富德叶尔奇木既定回城痛去岁将士之没于王事暴骨沙场为之筑坟表墓因以奏闻盖随将军兆惠力守者固已无恙而旁出捉生及在途值贼者猝致捐躯实出逆料时则纳木扎尔三泰适以奉差而往遇难而殉此双义之诗所由作也夫双忠戡乱于无形双烈表节于有北今之双义亦复炳然此皆我八旗世臣与国同休戚者在诸人含笑九泉已知世之必被而朕扪心午夜奚啻手足之如伤用兵既非得已尽节岂所乐闻且即此役而言非生擒二酋何以雪我三军之恨哉然既建大业宁免微疵即走卒厮养颇切同仇则知我国家豢养旗人万年巩固之基而非周秦汉唐一兴兵而天下驿骚怨声载道者比此又朕所深庆幸者夫
双忠昔集事,双烈能忘身(二事皆见前集)
兹作双义诗,其故得细陈。
曰纳木扎尔,曾赞北路军。
奋勇剪逆贼,封伯酬其勋(纳木扎尔先以都统参赞北路军务曾擒喀尔喀叛逆青滚杂卜论功加封伯爵
副都统三泰,英气颇超人
均御前侍卫,素悉厥忠纯。
兆惠富德辈,从戎久效勤。
欲代俾将母将军兆惠富德母俱年高比岁领军讨贼故特简二臣往代之),二臣被选抡。
去岁黑水(事见前),固守遣索伦
致信爱隆阿,权退催后援。
可支百日间,速进莫逡巡将军兆惠等猝被贼遮时爱隆阿拒河驻后将军兆惠自围中遣索伦二人间道传语大兵未集可速回阿克苏俟后军一齐进援)
将军参赞,轻进徒俱焚。
当待师并来,何虑狂狙狺(时授纳木扎尔为靖逆将军三泰参赞大臣之信兆惠已知之故亦令暂回以俟后军)
尔时二臣者,驰驿往军门。
过爱隆阿营,却近黑水滨。
所遣人未遇,炮声前忽闻。
知贼与我战,闻战耻退奔。
徒携百馀骑,赴义命同捐(叶)
凶信驿递来,痛泪伤心魂。
使早知拒守,退俟熊罴群。
同进可树功,何致均沉沦。
即先至一日,合兆惠军屯。
亦可旋今岁,奚烦以身殉(叶)
不前复不后,此实若有神。
富德和阗,重至黑水津。
叶尔奇木降,诸事粗处分。
痛念我将士,沙场化为燐。
黄头虽不备,掩髂权为坟。
猿鹤昔属幻,邱陇今可循。
因以此事奏,西望挥泪频。
丰碑旌墓门,千秋西海垠。
捐躯固臣节,在尔非所论。
在予则何忍,此恨终当伸。
夷考六人迹,事异心同均。
与国休戚共,宁止曰荩臣。
史笔多讹传,永言传其真。